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第五百六十八章 糟糕,大条了!

看着共军大口吃肉,日本人又岂会甘心喝汤?

和共军打是战略,但大方向正确的战略,却没法在短期内满足这些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胃口。

至于能够满足胃口的选择,其实早就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了。

若说正定南部的冀南豫北一带还有果军大部队驻守防御,那么东面的齐鲁大地,可就是赤裸裸摆在眼前的诱惑。

因为从名义上来说,如今果军和日军其实还能算是“盟友”——哪怕民间对此早有怨言,但在金陵政府的官方文章中,日军此次入关其实是前来“助剿匪患”的。

至于为何这助剿最后变成光日军和共军在那打仗,果军坐在一旁看戏,这也是果党的“光荣传统”了,又有什么好奇怪的。

先不提此番行径到底算不算“掩耳盗铃”,既然已经这么说了,那么果军至少还得装点样子出来。

所以常凯申便相当配合地将大量主力调集到了临近陕晋的冀西、豫西地区,以配合日军对赤匪形成压力。

只可惜这种压力根本就没起到半点作用,共军不仅没把果党的十几万大军放在眼里,更是肆无忌惮地顶着华北日军的攻势,空出一支手收拾了川蜀。

这在金陵方面看来无异于一次狠狠的打脸,同时也变相暴露了果军虚弱的现状,这种羸弱不堪的架势已经让不少果统区民众,开始改变对金陵中央的看法,这无疑是在动摇后者的根基。

但越是如此,果党对于赤匪的仇恨就越是深刻,其精力也愈发集中到了对方身上,却压根就没有想到,自己暴露出的虚弱其实也引来了“盟友”的觊觎。

从某种程度上说,正是因为共军实在太过强势,以至于间接掩饰了日军的狼子野心,如今的果军才几乎可以说对后者毫不设防,尤其是在东面的津浦铁路沿线。

甚至在川蜀失守之后,为了对加紧对共党的报复,常凯申还将原本调至泉城防备日军的重炮团给调走了。

要知道,这时的金陵政府不仅失去了对德贸易的机会,财政实力也大幅缩水,仅有的重火力都是这几年从英美法日等国“化缘”而来的,这才把规模勉强追上了历史同期,至于质量……一战老炮就不用提了吧。

可偏偏如此,果党高层此时甚至还设想着日寇能够在燕山、太行和共军打个你死我活,尤其是双方战争烈度不断升级之后,这种鸵鸟想法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。

没办法,仗都打得这么猛了,无论对上哪一方,果军上下都自知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,相较之下还是少惹洋人为妙,若能与其一直维持盟友身份,这自然是最好的。

也不知是该说果党一方太过幼稚,还是日本人太不讲政治,反正到了36年10中旬,共军终于攻下渝州之后,日军悍然从津门南下,随即宣布“接管”沧州。

此举无疑是打破了近几个月来日本和果党之间的默契,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却可笑得不行。

因为和共军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,日本人在华北累计投入的兵力已经超过了10万,由此产生的轻重伤员至少也要上万。

甚至个别负责进攻险要工事的部队,比如8月的娘子关一战中,好不容易重新恢复编制的第6师团第13联队就几乎损失殆尽,各个中队长、小队长不是死就是伤。

根据日军前线一位参谋在战后的回忆:“这次战斗的牺牲非常惨重,支队的死伤的情况直到现在也无法完全了解清楚……”

而且因为事发突然,这仅靠华北日军自身的医疗系统压根就没法消化掉那么多伤兵。

以至于到了9月下旬,日军的后方医院早已是不堪重负,连带那些被“动员”起来的夏国医院,也是病房爆满。

(虽然土共之前进行了多次动员,但总有不愿离开北平的,乃至于后来金陵也派出了不少人员前来“支援”。)

所以最近几次战斗中,如果前线士兵仅仅只是轻伤,反而还可能有卫生兵来治疗敷药,因为他们简单包扎之后,大多可以继续投入战斗。

但那些重伤员如果被送到后方医院的话,不仅恢复起来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,而且还要消耗非常多的物资。

所以出于减少消耗的目的,后方的日军医院就算进行诊断,也不会进行积极的治疗,任重伤员自生自灭,反倒是部分夏国医院的治愈率居然还要高点。

而且为了避免对满洲和本土的土舆论造成冲击,华北日军根本就不敢将伤员运回去,只通过抽签选出了少数幸运儿,离开之前还特地统一了口径,至于剩下的,那就只能尽量“内部消化”了。

也就现在日本人还没到穷途末路的地步,否则为了减少伤员的堆积,他们甚至敢做出自己动手来处理重症伤员的操作。

像什么在监护室给病人打空气针,甚至直接在战场上强迫重伤员自杀,为了节省子弹,还倡导所谓的“武士道”切腹,或许过不了多久真就能见到了。

至于日军“接管”沧州一事,便是发生在此番背景之下,因为那支占领沧州的日军部队,其实压根就是被派去琴岛医院接受治疗的伤兵队!而且大多还都是躺在担架上的重伤员!

自一战之后,琴岛就基本被掌握在日本人手中,而且也拥有一定的后勤支援能力,所以相比于同僚,这些日军士兵无疑是足够幸运的,如果能够抵达那里,他们至少能够获得比在平津更好的医疗条件。

但奈何这些家伙在路上也不肯安生,乘坐火车经过沧州车站时,大概是站内个别夏国士兵的眼神或动作激起了部分日本人的“自尊心”,双方由此爆发了一次小规模冲突。

如果仅仅只是冲突也就罢了,其实此事本身算不得什么大问题,但事后沧州驻军主官的选择却是息事宁人,直接毙了几个冒头的士兵,希望借此平息太君的怒火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29军已经分崩离析的现在,残余的各支部队要么早早投奔了红军参加抗日,要么就名义上归属果党继续当土霸王。

对于后者而言,自然不愿挑起和日本人的矛盾,否则不仅日军会要收拾他们,就连金陵那边同样也要惩治一番,如此骨头又怎么可能硬的起来。

但这种退让并未让日本人满意,或许是担心如通州叛乱那般引来夏国军队的报复,车上众人夜里凑在一起商议后决定,干脆先下手为强,把对方都杀个干净再说。

火车的武器和弹药都是现成的,在几名军官的组织之下,日本人选出尚且具有基本行动能力的伤员,再加上半个小队的随车警卫,总计七八十人,赶在天亮发车之前行动,轻而易举地便拿下了车站旁的兵营。

可之后事态的发展却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,本来沧州驻军的士气就因为冲突后的处理而大幅跌落,见到小鬼子杀来之后,更是纷纷仓皇逃窜,竟没几人敢于起身反抗。

结果这些连走路都快走不稳的日军伤员,就以如此滑稽的方式取得了胜利,接着从溃兵口中传播出去的消息又很快引发了全城的骚乱。

再等到由本地士绅和政府要员派来的代表找上门来时,马上就要登车离开的日本人这才反应过来,他们似乎已经打下沧州了?

既然都咬到嘴里了,肯定没有松口的道理,上头要怎么跟果党扯皮那是上头的事,反正他们占领城池的功绩是绝对不能被抹杀的。

话说这件事也确实引来了金陵政府的抗议,但也就仅仅只是抗议而已,反倒是坐镇鲁省的韩复渠稍微硬气一点。

毕竟沧州恰好就卡在津门和德州之间,日本人都敢吞下此地,岂不是过不了多久又要进入鲁省了?

更何况,这好心好意让出道来让小鬼子通过,结果却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,哪有这种道理,算逑!干脆不让了!

但事情在日本人眼中却根本不是如此,见到鲁省军队竟然敢于切断琴岛与华北之间的通道,这如何能忍!

要知道,本来日据东北就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,当年日本人还曾借着一战的由头,借机从战败国德国手中拿下了对方在鲁省的诸多特权,这同时也是“五四运动”的导火索之一。

虽然此事最终以日军撤出鲁省,琴岛海关归还夏国,胶济铁路及其支线也由夏国向日本赎回告终,但日本在此地仍继续保持着相当大的势力。

换句话说,在不少日本人看来,鲁省尤其是胶东半岛地区早已是他们的半殖民地,作为主人的皇军,难道还不能有点特权么?主子什么时候需要看奴才的脸色了?

如果从政治角度上来看待此事,只会觉得持这种想法的日本人未免太过愚蠢,可贪婪本就很容易改变一个人的认知,更何况这种贪婪看起来是如此的轻易且毫无代价。

于是在上头的默许之下,日军不断在津浦沿线派出重兵,并向德州方向步步紧逼,最终于在10月底和韩复渠部交战。

话说,此前韩复渠虽然也与日本人勾勾搭搭,但那都是建立在由他掌管鲁省的基础之上,目的无非是通过小鬼子之手驱逐遭殃军的势力。

而这回日军跑到他的地盘上了,韩复渠自然是想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,只是和遭殃军一样,他也被共军的战斗力给迷惑住了,错误估计了日军的作战水平。

11月初,韩复渠率部在德州阻击日军,损失惨重,前线整整三个师几乎全部拼光。

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,韩省长不敢做半点停留,直截了当带上了剩余的数万大军撤离鲁省,将泉城以及整条黄河防线让给了日军。

至此,金陵政府方才发现,问题好像真的大条了!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